发布时间:2022-11-20 浏览次数:16

1116日,艺术设计学院特邀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设计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委会副主任、上海市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副主任委员陈青教授作主题为《图案——中国现代设计教育之路》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堂以腾讯会议的形式举办,吸引了200余位校内外师生参加。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高颖主持本次讲堂。


陈青讲述了中国重要城市上海的近代设计演绎历程及上海美专的设计教育发展轨迹。通过问题的缘起-图案”“图案——设计教育蓝本”“图案教育——百年沿革”“回到问题——图案与设计教育四个维度,翔实地剖析了近代中国百年设计教育的发展。

讲座开始,陈青从解词、来源、迁变,介绍了图案的发展与演变。俞建华《最新图案法》、陈之佛《图案构成法》分别定义了图案一词的概念,其相同之处在于图案是日本的舶来品,其词源是英文design。袁熙旸在《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中指出日文中的图案由有岛精一首创,最初的含义与今日所称的设计并无多大区别。对比中日建立图案教育的时间节点,陈青强调日本于1890年首开了东方设计教育的专业课程;且设计教育自1920年上海美专设立的工艺图案科开始,进入我国高等教育。随后,通过探寻图案设计两词的前世和今生,陈青指出:

1.两者在今日而言内含于艺术设计;

2.现代中国提及的图案,是早前概念上的模样(或称纹样);

3.如今的设计,既包含传统所指的设下计谋,又涵盖预先规划的商业设计、产品设计等艺术设计范畴。

伴随百年图案设计”“工艺美术”“艺术设计等专有名称的迁变,1995年于广州召开的全国设计艺术教育理论研讨会,让人们清晰意识到设计艺术教育设计教育,其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融入中国艺术教育已有百年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图案分别从培养和应用两个层面,聚焦于基础图案、平面图案,由此陈青提出百年前的图案是一个更大的概念。陈青从《蔡元培美术文选》中探寻到:过去美术的狭义概念是指建筑、造像(雕刻)、图案与工艺美术等,而其广义的概念包含造型艺术、图案设计及音乐、戏剧等。现在的美术教育比百年前大范围的培养更为专精。

早年上海美专从课程设置、毕业考试、作品展览、学术期刊、教材著述、图案教育等教育教学内容的完善与确立,充分说明注重艺术与技术结合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能力培养的中国设计教育体系,在吸收外来经验的同时,不断实现本土化的发展,渐进式的发展成为我国现代美术教育的普遍模式并延续至今。从众多史料出发,陈青强调:上海美专1912年建校之初,旋即开始了图案教育,并逐渐走向系统化、成熟化,为百年上海设计、中国设计构建了前所未有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蓝本。

引用张道一先生提出的构成不是图案以外的东西,中国图案中不缺乏构成、常莎娜先生“‘三大构成不是新鲜事物引发观众思考:图案与构成的关系。为了更好确定三大构成与基础图案的内生关联,陈青分别从对图案的概念梳理——概念窄化、认知断层、构成挑战、教育关注、价值蒙尘、淡出视野;图案教育先驱——陈之佛及其著作《图案ABC》《图案构成法》的解读;朝仓直巳《四大构成》及王无邪《平面设计原理》的剖析。三大构成,是将构成从基础图案中提取出来,细化、深化、体系化,被重新理论化的知识与训练体系。而基础图案,也因强化四大变化而是其培养内涵进一步深化,与构成形成了更加坚实的训练组合。陈青明确指出了构成与图案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是共构表里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也是更加完备、科学的设计基础教育课程组建。

回归到图案与设计教育的关系问题,陈青认同图案教育的两个观点:

1.厘清图案教育的真正价值,使其回归艺术设计教育核心地位;

2.“三大构成不是新鲜事物,是图案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替代图案教育。

最后,陈青以《孙子兵法·兵势篇》中的以正合,以奇胜结束本次讲座,提出常法为,变法为,守正从而创新。百年图案教育成就,不仅应该铭记,更应承其之原本,为当代设计教育赋能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