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下午,艺术设计学院在腾讯会议举办了主题为《非遗展示的空间叙事与日常生活的情景再现:一项基于人、物与技术革命的博物馆人类学研究》的学术沙龙。此次活动特邀浙江大学社会系教授刘朝晖担任分享嘉宾。艺术设计学院陈宝山教授、陈昊副教授共同担任主持。
刘朝晖从社会学家、非遗馆策展者的角度出发,谈及自身关于非遗工作的实践经验,详细阐述了余杭非遗馆的策展经历,并从社会工作者的角度,分享了其考察过程中非遗文化不可替代的“灵韵”特性。刘朝晖以他个人丰富的考察经历,为大家生动地诠释了非遗馆和博物馆的区别,带领大家进一步了解非遗馆文化。
沙龙上还共同探讨了情感体验的相关设计问题。情感体验设计除了服务年轻人之外,面对中老年群体,该如何运用并体现其价值。针对智能科技发展背景,提出养老保障的智能设计理念:智能养老产品应充分以老年人生活的需要为出发点,运用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以智能家居为基础的系列产品,使晚年人生开启又一段精彩。例如,通过智能陪护机器人,老人自由切换房间的任何电器,满足居家生活需求。
关于代际融合理论的热点议题,代际融合产品如何更好的适用于“重组家庭”;以及如何利用代际融合理论消弭三代人之间的代沟。刘朝晖结合自身经验给出建议:对于家庭以及代际关系的研究更应有中国社会的“本土性”,结合我国特有的社会现状,可以更好地完成相关设计研究。陈宝山给予师生们一个新的代际融合视角:从兴趣点入手,通过共同兴趣点消弭家庭中孙辈、亲辈以及祖辈的代沟。
最后,陈昊表示,本次学术沙龙活动,师生们不约而同地以“人”为核心,展开了学术概念和设计应对的分享与交流。活动现场气氛活跃,收获颇多,期待接下来的学术论坛的举办。